爱读小说
繁体版

第五十五章三仙拯救车迟国(1/2)

爱读小说域名已更新,请记住:www.52dus.cc

    国王恼怒的询问大和尚:“国师,愿赌服输,你要去哪儿?”

    大和尚急忙叩头:“陛下饶命,陛下饶命啊!”

    虎力大仙拱手说道:“陛下,这车迟国三年大旱必有缘由,恐怕根子就从这个大和尚身上说起!”

    国王一愣,急忙问道:“哦,仙长请说!”

    虎力大仙问道:“敢问陛下,这个车迟国可有其他道士?”

    国王急忙询问臣子。

    有臣子回答:“启奏陛下,我国已经三年没有见过道士了,三年前陛下崇佛,佛门大兴已经把我国的道门全都驱逐了,国师下令不允许看到国内有一个道士!”

    国王急忙问道:“这位道长,莫非我车迟国大旱跟不敬道有关?”

    虎力大仙摇摇头说道:“陛下,并非如此,不敬道也无妨,道家无为,不会去责怪百姓不信道,而是有其他的原因!”

    国王急忙问道:“请道长赐教!”

    虎力大仙哈哈一笑说道:“这些和尚整日念经求雨,殊不知他们念经根本求不来雨,求雨是道门的事,车迟国没有道士,天上则不知道车迟国干旱,如何降雨?”

    虎力大仙就把雨部降雨的程序说了一遍。

    因为车迟国没有道士,一个也没有,就没有人烧黄表,告知雨部车迟国该下雨了,雨部繁忙自然不会注意到这里。

    最终形成了三年大旱的原因!

    听完虎力大仙说完原因后,国王一拍脸后悔的说道:“哎,都怪寡人啊,累的寡人治下百姓受此恶难!”

    虎力大仙说道:“陛下,现在甘霖降下,在后悔还来得及!”

    国王点头说道:“来人,将这个大和尚退出去斩首!”

    此刻大和尚才慌了神,大声喊着饶命,奈何车迟国大旱三年需要有人承担这个责任。

    国王自然不能承担责任,那么承担责任的只有国师。

    就这样这个国师以祸乱君王,造成车迟国三年不雨的罪名不斩首了。

    这时候有大臣说道:“陛下,现在我们国的粮米也不足以让百姓脱离撑到新的粮食成熟!”

    顿时所有的官员跟国王全都乌云盖顶,下雨的事情的是解决了,但是粮食不是一时半刻能长出来的。

    大旱三年,百姓吃什么?

    而虎力大仙走到了大和尚的包袱里揭开包袱,哗啦一下,全都是金银细软。

    虎力大仙说道:“陛下,粮食可以去其他国家买,至于金银,全国多少寺庙,每个寺庙的佛像都是金铜制作,可以融掉买粮,况且这么多的寺庙应该不需要纳税,只吃不吐,定然积攒了无数的粮食,足矣渡过这次危难!”

    国王眼睛一亮说道:“妙啊,寡人怎么没想到。不过查抄寺院恐怕被菩萨责怪啊!”

    羊力大仙走出来说道:“陛下,佛教以慈悲为怀,如果能活一国众生,菩萨知道难道还要责怪不成?如果不这样做,这一国百姓如何撑得过新粮食下来这段时间,需要死掉多少人?”

    国王深深的点头说道:“道长说的有理,若是佛祖菩萨责怪就怪寡人就好了!”

    鹿力大仙说道:“也无需这样,陛下可以一不做,二不休,摧毁寺庙,融化佛像去邻国买粮米,在修建三清道观。三清法身用陶制就可以,自此陛下可以信三清,也能找到护身之法!”

    国王点头说道:“三位道长可愿意做本国国师?”

    三人互相商量的片刻后,齐齐点头说道:“我等愿意!”

    国王大喜说道:“好,有了三位国师,我车迟国必然兴盛!传寡人旨意,查抄全国所有的寺院,一切佛像融化成金钱,去邻国买粮渡过危难,所有和尚必须还俗,如不还俗贬为苦力,至死方休!全国各地修建三清观,三位国师总览国内一切道门之事。”

    国王的旨意下达后,士兵开始查抄一座座的寺院。

    车迟国是佛国,寺院非常的多。

    数日后所有的佛像全都融化掉后国库瞬间就满了,直接就让国王目瞪口呆。

    国王惊骇的询问三位国师:“这,这,和尚因何这么富裕?”

    虎力大仙说道:“陛下,和尚喜欢黄白之物,给佛祖熔炼金身也是佛门的习俗,这些年佛门吸收了整个国家的财富。虽然看似多,不过是因为陛下灭佛后,国家这些年的收入又回来了!”

    国王摸摸额头,忍不住的叹息。

    “每个寺院都有无数的粮米,看样子我们都不需要去邻国买粮了!”

    这点让国王大喜过望,每个寺院不但查抄了无数的金银之外,还有就是粮食了。

    因为和尚不种田,却占有大量的田产,造成了积攒无数的粮米,大旱之季,和尚更加不会拿出来粮米救济百姓,所有寺庙查抄的粮米完全能让全国的百姓渡过这次大旱危机!

    国王叹息的说道:“没想到和尚的危害这么大,幸好三位仙长来到了我车迟国,不然本国危矣!”

    虎力大仙笑道:“我们三人本为终南山练气士,此次下山游历,来到车迟国也是缘法!”

   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打开支付宝首页搜索“510274334” 立即领双份红包